【新聞】人大金融沙龍共話穩定幣和 RWA,MINAX 闡述資產代幣化新路徑

8 月 14 日,中國人民大學深圳研究院、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深圳主辦,中國人民大學貨幣研究所(IMI)、中國人民大學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聯合承辦的「人大深圳社會沙龍暨大金融思想沙龍」順利舉行。本次線上活動聚焦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RWA)的核心原理、全球趨勢及香港實踐,邀請業內專家學者深入研討,為資產數位化領域的創新發展提供多元視角。

 

 

于佳寧:解析 RWA 核心邏輯,香港成關鍵樞紐

Uweb 商學院校長、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共同主席,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元宇宙產業委員會執行主任于佳寧在主題報告中指出,RWA 本質是將房地產、債券、大宗商品等傳統資產通過區塊鏈技術轉化為鏈上數位代幣,可實現資產所有權碎片化、交易自動化及流動性提升。他強調,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已明確針對證券型代幣發行(STO)的監管框架並推進試點項目,正積極打造全球 RWA 發展關鍵樞紐。

 

于佳寧提到,當前數位資產市值已接近 4 萬億美元,較 2022 年底增長顯著,這背後離不開合規化、主流化的推動。他認為,RWA 與穩定幣的發展並非簡單的「幣層面變革」,而是金融基礎設施的革新,能極大提升資產流動性與可交易性。

 

楊東:合規是前提,探索中國特色創新模式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楊東教授表示,RWA 的爆發與早年 ICO 有相似之處,但更強調真實項目與實體經濟結合,長期發展潛力更大。他指出,合規是 RWA 發展的核心,需在現有法律法規框架下探索突破,例如通過香港與內地的聯動機制,推動虛擬資產的合理處置與跨境流通。

 

楊東提到,海南自由貿易港封關後或可成為 RWA 創新的「試驗田」,結合數據資產、物聯網技術等,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資產數位化模式。他強調,未來 RWA 需從「透明性」向「收益性」延伸,通過未來收益憑證發行,構建更完善的交易市場。

 

楊濤:細分 RWA 類型,警惕風險傳導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楊濤主任提出,討論 RWA 需先細分資產類型,根據流動性和金融屬性可分為現金資產、標準化證券資產、低流動性金融資產及非金融資產等。他認為,當前 RWA 的關注重點應放在流動性較低的標準化金融資產、非標金融資產及非金融資產上。

 

楊濤強調,RWA 面臨的核心挑戰與傳統金融創新類似,需警惕多層嵌套帶來的資訊不透明、風險傳導等問題。他指出,推動 RWA 健康發展需識別風險特徵、完善制度規則、推進標準化建設,最終回歸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與科技創新、綠色轉型等領域結合。

 

鄧迪:多元資產賦能 RWA,品牌數位化成新方向

Minax 交易集團 CEO 鄧迪先生結合實踐經驗指出,區塊鏈監管常滯後於技術實踐,尤其在 Web3 領域。他認為不應該將 RWA(現實世界資產)狹隘地定義為證券化資產,提出「商品代幣」概念,認為其風險低、易穿透,不應一律嚴格證券化監管。建議中國作為商品大國,可以以商品、品牌等多元資產為切入點推進 RWA,探索更多元化的 RWA 模式,而非僅限於證券代幣化。

 

鄧迪先生以品牌資產為例,說明無形資產具備流量、共識等天然優勢,通過品牌資產可實現全球流通與價值增長,且能落地於消費、服務等多元場景,實現「鏈上價值」與「線下應用」的聯動。目前其團隊搭建的品牌交易所已上線 20 多個品牌資產,總市值近 20 億美元。

 

鄧迪先生強調,穩定幣是 RWA 生態的重要支撐,其價值不僅在於支付,更能構建去中心化金融新業態。他認為,隨著產業分工細化,RWA 將從概念走向務實,推動更多企業融入數位經濟生態。

 

本次沙龍匯聚學界與業界智慧,為 RWA 發展提供了清晰的理論框架與實踐路徑。作為主辦方,中國人民大學相關機構充分發揮學術與平台優勢,促進了跨領域交流與合作,為資產數位化的規範創新注入動力。

風險提醒】本文章內容僅供信息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品牌資產交易及投資具有高風險和高波動性,請用戶在投資前充分了解相關風險,審慎決策。MINAX不對因依賴本文內容所導致的任何投資損失負責。請您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理性投資。